|
顶管施工中地下管线的预防保护顶管施工地下管线安全保护措施 由于工程地下管线众多、复杂,市政公用管线均在施工范围内,必须进行管线保护。 解决方案: (1)结合相关单位提供的管线布置图和现场实际障碍调查和勘察; 若有出入或遗漏,及时书面汇总,并将调查结果上报业主及各个管线管理单位,配合管理单位制定并落实保护措施。 (2)项目部统一安排专人负责的施工区域管线调查, 在遇到障碍物不明或出现险情时,应立即上报项目经理部,同时保护好现场。 (3)根据现场调查情况, 采用人工挖探坑等方式明确管线埋置深度、走向、有无分支等后,才能进行机械开挖作业,同时给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机械作业前,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管线位置画出醒目标线,并将作业位置给操施人员交代清楚,同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观察地下有无异常情况出现,一旦发生及时停止作业并采取保护措施。 (4)机械作业时,开挖、弃土及碾压机械严禁停止在管线位置处作业。 土方开挖接近管线时(至少保证30cm以上)停止机械作业,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且派专人通宵看守至管线迁改或掩埋结束; 同时将该情况上报管线管理单位,密切配合管线管理单位实施迁改、保护等工作。 (5)管线局部暴露后,及时采取固定或加固等措施, 在保证管线不移位、接口不错位、管线不破坏或损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管线周边及其底部土方的挖掘工作。 若管线为钢筋砼管道,需先将接口位置人工刨出加固(每根管道接口两端)后才能进行其余位置的土方开挖。 管线暴露期间,必须设置围栏,防止机械碾压和人为破坏。 若管线暴露时间过长,且沟槽土质不良容易出现坍塌、垮塌的地方,必须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防止电缆、电力或其他管线被压破、打断。 具体固定或加固措施如下:
a、管线材质若为钢材: 可采取用工字钢(或槽钢)悬吊方式,如下图: 管线保护示意图
保护示意图注: 1、工字钢(或槽钢)截面、钢丝绳型号及设置数量根据管线直径、壁厚及其功能等确定。 2、工字钢(或槽钢)支撑点根据原地面承载力确定,若不能满足要求时采取加固措施处理(如垫钢板、浇筑砼、砌筑砖支墩等)。 3、钢丝绳采用手动葫芦收紧后用绳卡锁定,绳卡数量示管线直径、壁厚及其功能等确定。 管线工字钢(或槽钢)原地面开挖边线 b、管线材质若为钢筋砼: 可采取用工字钢(或槽钢)悬吊方式,如下图: 注: 钢筋砼保护示意图 1、工字钢(或槽钢)截面、钢丝绳型号根据管线直径、壁厚及其功能等确定。 2、工字钢(或槽钢)支撑点根据原地面承载力确定,若不能满足要求时采取加固措施处理(如垫钢板、浇筑砼、砌筑砖支墩等)。 3、钢丝绳采用手动葫芦收紧后用绳卡锁定,绳卡数量示管线直径、壁厚及其功能等确定。 4、钢丝绳设置数量:每根管道设置两道,分别位于两端。管线(材质:钢筋砼)保护示意图钢丝绳工字钢(或槽钢)开挖边线原地面管线管道接头 c、管线材质若为电缆或其它软性材质等:可采取用工字钢、槽钢、钢管枋木等悬吊方式,如下图: 麻袋或编织袋白棕绳、铁丝等枋木管线工字钢、槽钢、钢管或枋木等开挖边线原地面管线(材质:电缆或软性材质) 保护示意图注: 工字钢保护示意图 1、工字钢、槽钢、钢管或枋木等截面,白棕绳、铁丝型号及设置数量根据管线直径、接口位置、重量及敷设松紧程度等确定。 2、工字钢、槽钢、钢管或枋木等支撑点根据原地面承载力确定,若不能满足要求时采取加固措施处理(如垫钢板、浇筑砼、砌筑砖支墩等)。 3、吊绳采用白棕绳或铁丝等且与管线接触面用麻袋或编织袋覆盖,防止直接接触管线而导致管线受损,松紧程度示管线长度确定,同时管线搁置在底部设置的枋木上。
(6)对原有排水管线需拆除后重建的地方,及时作好排水工作,防止水任意排放而影响基坑(槽)的后续施工。 (7)管线位置禁止停放施工机械和堆放材料,进行吊装作业时支腿不能位于管线范围。 (8)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的电杆倾斜、悬倒。 (9)管线周边回填及碾压: a、回填前,必须经管线管理单位确认管线布设位置、高程、完好程度等无误后,才能进行回填; b、管线顶部覆土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满包砼加固处理; c、管线周边采用人工夯实回填,顶部覆土厚度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机械碾压; d、管线接口若出现错位、破损、脱落等情况时,必须予以恢复,特别应注意埋置在砼中的电力、电缆及通讯等管线,接口位置必须包裹严密,防止进入水泥浆,影响管线以后的更换或维修; e、因管底以下碾压困难,回填土密实度难以保证。 为防止管底以下因沟槽回填土不密实导致管底以下土方沉降造成管体断裂。 回填时自沟底到管底拟采用干砌条石或砼块,必要时管体以下预留10cm用流动性大的低标号砼将缝隙填满。 |